太行摄影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5|回复: 17

新疆的西北之北

[复制链接]

558

主题

679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500
发表于 2020-7-6 09: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郭云民 于 2020-7-10 08:58 编辑

   我们祖国的版图犹如一只昂首长鸣的雄鸡,在雄鸡尾巴尖的位置上,有这么一块被称为西北之北的神奇的土地,这里是国界边境最前沿,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的驻地。在这块只有85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上,185团由于屯垦卫边业绩非凡,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团"。这里有闻名遐迩的白沙湖、鸣沙山、白桦林、红叶林,以及大萨孜山牧场等自然景观,我国唯一一条自东向西的额尔齐斯河由此外流最终注入北冰洋。这里风光旖旎、瑰丽多姿,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薪火相传的戎边垦荒史、独树一帜的魅力人文也给众多游客留下难忘的记忆。

185团部.jpg
DSC_5976_副本.jpg
DSC_5978_副本.jpg
白沙湖.jpg
边境线上.jpg
沙漠绿洲.jpg
新的一天.jpg
a5b04690-7a82-41af-b731-fc96ac46ed91.jp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主题

679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500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09: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摧不垮的军垦魂

  佛晓,我们离别了被誉为"西北第一村"的白哈巴村,驱车北上,一路都是茫茫戈壁滩,一望无际的沙滩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绿色,偶尔可见一两只野骆驼在自由自在的行走。我们先到达185团团部,简短参观修整后,就直奔30公里外的第一连。
  一连是建设兵团驻守在祖国最西北边沿的一个农业连队,每年不但有半年时间被大雪封闭,还与南非亚马逊河流域等并列世界4大蚊区之一,生存条件十分艰苦。上世纪六十年代初,5名军垦战士来到这里戎边维稳,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连队。说是连队,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军人,虽然穿着迷彩军装,但没有领章帽徽,按照他们的说法是半个兵。目前全连39户人家,耕地面积近4千亩,他们的营地在边防哨所前面,庄稼种在界河边的铁丝网前。
  一连驻地有许多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直耸云天,给沙漠中的绿洲增添了蓬勃向上的生机。营舍间巨大的胡杨树,象征着兵团人千年不倒的顽强精神。
  我们首先来到185团陈列馆。陈列馆门前左右各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分别刻着两段文字,一段写着"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冲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另一段则是"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放羊牛。"这两段话是185团戎边战士的最真实写照。陈列馆里的一张张照片,一件件陈列品,也忠实纪录着那段应该被铭记的历史。从1962年4月185团的第一批拓荒者来到这里安家落户,他们一手握枪,一手扶犁,既守卫也开垦着这片土地。正是一代一代军垦人凭着一腔热血与赤子之心,把青春与生命挥洒在阿拉别克河畔,让荒漠变成了绿洲,才使得阿拉别克以东的55.5平方公里的争议国土在1997年中哈两国确权勘界时,永远地纳入中国的版图。
  在陈列馆不远处,还保留着当年军垦战土居住的"土窝子","地上地下各一半,技条搭上芦苇盖,门往深处走,窗在顶上开",是对地窝子的真实描述,许多第二代兵团人就出生在这简陋的地窝子里。如今兵团人的住所早已换成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房屋,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仍在激励着后来人。
  在185团以北10余公里的桑德克龙口处,有一个西北民兵"笫一夫妻哨",距界河仅5米。哨所里有一新一旧两座20米高的瞭望塔,在这种自然条件异常艰苦的地方,常年驻守着一对民兵夫妇马军武和张正美,他俩都是185团水利林业站职工,在2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从事巡边、守水、守林任务,20多年来,他们携手走过了30余万公里路,穿破了400多双胶鞋,"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他们就像驻地的白杨树,深深扎根在长长的边防线上。"夫妻哨所"的事迹感动了国人,夫妻曾两次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西北第一村白哈巴村.jpg
DSC05725_副本.jpg
DSC05727_副本.jpg
DSC05762_副本.jpg
DSC05770_副本.jpg
地窝子.jpg
夫妻哨距界河仅5米.jpg
胡杨树.jpg
抗洪守土纪念碑.jpg
西北边疆第一连.jpg
西北第一民兵夫妻哨所.jpg
新营区.jpg
巡逻.jpg
一连营区.jpg
一连驻地.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主题

679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500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09: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瑰丽多姿的边陲风光

  在一连东侧连绵的沙漠中,有一座高大险峻、气势巍峨的沙山:眼睛山,山上生长着两丛耐旱抗寒的爬地松,扭曲着转向地面生长,远远望去,酷似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由于该山与哈萨克斯坦遥遥相对,因此有人称它是"祖国的眼睛"。据说,中苏关系紧张时,这双眼睛睁得大大的,犹如屯垦戎边战士警惕的双眼。现在和临国的关系缓和了,这双眼睛中的一只因爬地松渐渐长大,变成了实圈,被人们戏称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既是鬼斧神工的天然杰作,又蕴含着特定的寓意,是一处难得一见的景观。
  离开一连,沿中哈边界线不大一会儿就到了白沙湖。白沙湖位于185团3连境内,距中哈边境2.5公里,是185团豁区唯一的5A级风景区。白沙湖海拔650米,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00米,水质清澈。令人不解的是,无论春秋冬夏,湖水始终不增不减、不凝不浊,湖水没有进口和出口,是个静卧于浩瀚大漠中的原生态沙漠湖,被称为沙漠奇景,这也是白沙湖的魅力所在。夏日的湖水四周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水草间,一片片野荷花在孤寂中静静地开放,时有野鸭穿游其间、飞鸟掠过湖面。湖边各类混生林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红的似火、黄的如金,蓝天之下、交相辉映。不远处金色的鸣沙山倒映在碧波如镜的湖面,犹如一个天然大盆景,让人渍溃称奇。据史书记载,公元1219年6月,成吉思汗率铁骑大举西征,曾在此安营扎寨、停歇饮马,故又被称作成吉思汗的饮马池。白沙湖景区内,与湖常年相伴的鸣沙山,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沙丘链,相对高度约25米,长约1公里,宽200米,呈浅黄色,均匀的沙粒如同清水洗过一样洁净无尘,又像丝绸般细腻柔滑,游玩鸣沙山最大乐趣是爬沙和滑沙,有经验的游客会选择迎风坡或沙脊线登沙山,这样坡度缓、沙粒紧密,不陷脚,赤脚走上去会很舒服。2018年,白沙湖景区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成为中国最西北的风景名胜。


风景如画的白沙湖.jpg
DSC05702_副本.jpg
DSC05717_副本.jpg
DSC05720_副本.jpg
白桦林.jpg
白沙湖里的野荷花.jpg
红叶林旁.jpg
如镜的湖面.jpg
远处的眼睛山.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主题

679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500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09: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之北纪念碑

  从一连营地再往北两公里处,就是西北之北纪念碑。依照山西省泾阳县中国大地圆点进行测算,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最远的一片国土。
  我们沿着沙滩上的栈道向纪念碑进发。木制的栈道上包着铁丝编成的网,是为寒冬冰雪天防滑用的。这里是风口,从对面刮过来的大风裹挟着沙粒扑面而来,虽然戴着帽子,裹着纱巾,但外衣口袋里还是进了不少沙土,可以想象出当年兵团战士夏天头顶烈日,身受蚊虫袭扰,冬天冒着冰雪狂风,脚踏沙土跋涉巡逻时那种"半碗黄沙半碗风,半个百姓半个兵"的艰辛岁月。
  在一块高耸的沙丘上面,西北之北纪念碑矗立在眼前。纪念碑高4米,宽5米,中间和右下角是一幅中国版图,左上角是隶书雕刻的"西北之北"4个大字。站在纪念碑旁,与哈萨克斯坦的铁力克镇隔河桐望,鸡犬之声相闻,做为中国人,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近年来,这里每年都吸引着上万名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倾听老军垦讲述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迎战中哈界河特大洪水,以及发生7.3级大地震后,他们住房和财产全部被毁,却无一人后撤,用生命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感人故事。圪立在界河旁的"抗洪守土纪念碑"上就铭刻着他们的英雄事迹。而今,岁月长河已经静静流淌了半个多世纪,185团的军垦战士依旧不屈不挠、顽强自立地驻守在这块比西北更北的国土。西北之北纪念碑不仅撰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也是几代兵团人忠于祖国、坚守边疆、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见证。

DSC05737_副本.jpg
DSC05750_副本.jpg
DSC05755_副本.jpg
边境线.jpg
西北之北纪念碑.jpg
DSC05714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561
发表于 2020-7-6 22: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精彩满赞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主题

679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500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22: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生长乐 发表于 2020-7-6 22:01
非常精彩满赞欣赏

谢谢张老师满赞欣赏、鼓励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9

主题

8084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0896
发表于 2020-7-7 09: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斐然,图片精彩,图文并茂!欣赏学习老师佳作,又带我们旅游了一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主题

679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500
 楼主| 发表于 2020-7-7 10: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光逐影 发表于 2020-7-7 09:13
文采斐然,图片精彩,图文并茂!欣赏学习老师佳作,又带我们旅游了一趟。 ...

谢谢王老师精彩美评、加精豉励!旅游不光看风景、拍些片、我还留意人文故事,所以才乱写成篇,不像你说得那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6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484
发表于 2020-7-7 15: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老师佳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主题

679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500
 楼主| 发表于 2020-7-7 16: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上人 发表于 2020-7-7 15:08
欣赏学习老师佳拍!

谢谢杜老师欣赏美评、鼓励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3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644
发表于 2020-7-7 19: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片长知识,欣赏好拍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主题

679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500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11: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村长 发表于 2020-7-7 19:35
看片长知识,欣赏好拍好文。

村长好,谢谢欣赏鼓励,这也是在路上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186
发表于 2020-7-8 12: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事多没上网,一上网就看到老兄美文美图。学习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186
发表于 2020-7-8 12: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事多没上网,一上网就看到老兄美文美图。学习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主题

679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500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13: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石击水 发表于 2020-7-8 12:56
这两天事多没上网,一上网就看到老兄美文美图。学习欣赏了。

权当对你的欢迎吧,石老弟的美好印象巳扎根我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主题

679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500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13: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石击水 发表于 2020-7-8 12:56
这两天事多没上网,一上网就看到老兄美文美图。学习欣赏了。

谢谢石老师的倾情支持、美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审核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021
发表于 2020-7-8 21: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美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主题

679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500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08: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刻顶新 发表于 2020-7-8 21:45
欣赏老师佳作美拍!

谢谢老师欣赏美评、鼓励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太行摄影部落

GMT+8, 2024-6-18 01:54 , Processed in 0.087041 second(s), 21 queries .

冀ICP备09016152号-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