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9-4 15: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南澄迈庭院的热带水果(下)
——棕榈水城小记
蔡子谔
金桔,是这个诺大庭园里,万绿丛中的靓丽色彩!虽是寒冬,但从我们的楼道一出门,一阵爽利的和风吹来,眼前便是几个摇曳生姿的金灿灿的桔子,使你眼前霍然一亮!我们住的是1号楼,4号楼那边还有几株一人多高的,结实累累的金桔。另一处的门前,仿佛是住户刚从花市上买来种上的,已经完全成活,果实累累坠坠,一片金黄。就像阳光照进心里,一片敞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千年前的苏东坡在《冬景》中写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戏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我的心境,仿佛与千年前的东坡是颇为吻合的。看来,“橙黄橘绿”,千年以来,一片金黄,一片翠绿,便是明亮金色的希望,便是郁勃青春的力量。这对于我这个年届耄耋的文化老人来说,竟也感到天地、自然、人生竟是如此美好!不由得生出要好好活着,多做点文化上的事儿。
木瓜,在北方也偶尔买过,由于不熟,也没有吃出个什么名堂来。此次来海南澄迈后,在四季春城市广场买过一次。表皮呈橘黄色,间或泛绿。切剖开来,如同香瓜一样,瓢中有籽,黢黑如墨。瓜肉橘红,绵软甘饴,爽嫩适口。此外,木瓜除生吃外,还是一味美食。木瓜炖牛奶,是一种色香味美的佳肴,滋润养颜的甜品;木瓜炖雪蛤,不仅滋补,而且据说是压箱底的丰胸秘籍。此外,木瓜炖银耳红枣羮,在减肥和产后,都具有一定丰胸隆乳的作用,成为时尚女性的最爱。这也增加了一般人的好奇感。那么,木瓜到底是木本,还是草本?长在树上,还是藤蔓上呢?
此番来琼,曾在潮洲小憇数日,游览韩江北岸的凤凰古塔时,发现左近的街巷里有一株结果的树木,形类槟榔,其叶则颇似龟背竹,且开裂更深更大。围在树干与树冠衔接处,挤挤攘攘地长着许多果实,看起来酷似芒果。多次叩问附近的行人乃至街坊,令人好生奇怪,皆说不知。“芒果,芒果!”我便颇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地惊喜起来。甫来澄迈,见开发商划给业主们暂种的菜地里,竟然多有此树。我便心生嫉羡,想象着收获时美美啜食芒果的甜蜜和惬意!琼岛的电视台,非常重视本土文化,将海南、海口、三亚乃至澄迈的电视都名列前茅地排在前面。人们也乐意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此一来,才惊异地发现了芒果,皆系在一根尺把长的细细长藤下端,直直地垂吊了下来,与其他果实殊为不类。后来在琼岛旅游时,也曾在车窗亲眼目睹。芳邻告知,我们1号楼门前道左,一排4棵不小的乔木便是芒果树。由于夏季5至6月开花坐果,那种硕果吊坠,犹如翠绿佩件搖曳摆荡的情景,我是无缘见到了。
这种从潮州到海南一直被我误认为是芒果的水果,原来是木瓜。
最后,我们便说一说,在庭院里始料不及地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水果。一天黄昏时分,我和老伴沿着滨湖的林荫道路走了一圈儿,接着便上了便道,想绕到四号楼那边去看看。那边没有一号楼这边花木繁茂,但却比较开阔敞亮,有了距离,更能享受稠密桉树翠绿欲滴的快感,以及“芭蕉扇”翩然翻飞的婆娑舞姿。这或许便是距离产生美感的体现。我们便在一棵树下铁骨木条的长椅上坐了下来,闲谈之中,竟然发现身旁的树干上,垂挂着一个瓠子般大小的青青果实。我们坐在椅上,触手可及!十分惊奇,立即站起身来,凑到跟前躬着腰近距离观察,发现它的表皮不是光滑的,且有十分明显的小小乳突。就像橡胶篮球的表皮一样,但乳突要明显、凸出得多!我们再看树上,还有二三枚鸡蛋大小的青果。这是什么果呢?着实不好臆断。但它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只要不出去旅游,散步时总要绕道过来看看,并在它一旁此长椅上坐坐,观赏、议论一番。一天,我突发奇想地说,莫不是“榴莲”吧?可榴莲是“百果之王”,怎能随随便便地长在这里,且是孤零零的一棵。我老伴持反对意见。现在,它还长在那里,表皮上的乳突变成尖尖的芒刺了,个头也大了起来,颇像个小冬瓜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证明了我的猜测是不错的。
榴莲是驰名寰宇的优质佳果,有着极高的营养值价。有“一只榴莲三只鸡”的说法。其果肉中含淀粉11%,糖分13%,蛋白质2.7%,还有多种维生素和极其丰富微量元素如钙、铁、磷、钾、钠、铜、镁、锌、硒等。它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给了极高评价:泰国人大病之后,或妇女产后均以榴莲补养身子。人们皆尊其为“百果之王”或“热带果王”。榴莲有一种强烈的呛鼻的异香,初闻之人,如嗅猫屎,以手掩鼻,避之唯恐不及。而喜食之人,则如亲兰麝,芳馨馥郁,饱吸饫纳,须臾不肯离去!它还是一种神奇的食材,与小龙虾共烹,可将虾肉的鲜美推向极致。做成各种各样的奶酪甜点,面食糕点,风味别致,香甜爽口。去年我在上海淮海东路的小巷里,见到一家榴莲糕点铺,一股甜腻的异香,从店飘散开来,弥漫市廛;排队购买品尝的食客,争先恐后,熙熙攘攘地挤满了小半条街。
前些时,南方一个颇有影响的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推出了“谁是第一人吃榴莲的人?” “答案有三个:一是大唐帝国的李世民;二是“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三是“三宝太监下西洋”的郑和。选择一、二项的各有其人,亦各有其辞,振振烁烁,侃侃道来。当然还是选郑和的人居多,主持人判其为胜。并朗声解说道,第一个吃榴莲的人是郑和。他率船队来到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发现一种奇异的硕大果实,长在树上,浑身长剌,形同刺猬。用刀剖开,异香扑鼻,啜食起来,甜腻爽滑,极为美适!遂至“流连忘返”。因其为木本果实,于是更名为“榴莲”。这一切,被郑和的记室费信,赫然醒目地记载于他的航海纪实著作《星槎胜览》之中。此后,榴莲便同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名字连在一起了,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力见证。
当我们再坐在那个风中摇曳的榴莲前时,浮想联蹁,眼前仿佛出现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叱咤风云、波澜壮阔景象,出现了指挥若定、刚毅宏大的民族英雄郑和形象,不由得使我们生出敬意来。
其实,这次又弄错了。同样经芳邻指点,这果不是榴莲——庭园被扩建为“爱情小镇”后,榴莲会被广泛种植,但眼前这是菠萝蜜。也叫大树菠萝。它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一般在五公斤至四十公斤,最重的超过了五十公斤。被誉为“热带水果皇后”。果实肥厚柔软,清甜可口,香味浓郁。富含多种维生素如钙、磷、铁等。炒熟食用,味美如栗。药用价值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其叶硕大肥厚,清香宜人,是包制糍粑之良材。
最后,说一件与菠萝密有关的趣事。数年前的一天,我中学时的一位老同学兴冲冲跑来找我,说他与他老伴转瞬要举办银婚纪念。请我为他和他老伴作一幅嵌字联,并书写出来,裱褙装框悬挂,以为纪念。老友恳请,却之不恭。但要做吧,这又是一个极难的“棘手文章”。这位老友姓任名仁义,而她老伴姓郑名蜜果。“仁义”吧,似乎好做联语,当即脱口而出:“仁义道德是人根本”。可这“蜜果”如何对呢?昼夜冥思苦想,竟两三日终不得其联。真有江郎才尽,腹笥枯窘之叹!“蜜果”,乃北方一种油炸裹饴的蜜饯,佐以豆浆,小米粥,热乎乎吃喝下去,信为百姓早餐美食。其名虽乏雅致,却也寄寓了老辈人的福佑厚爱之忱。可这“蜜果”,如何与“仁义道德”对仗呢?实实是“难哉,难哉,……真难哉矣。”倏地灵光一闪,我忽然想起释典中梵语的音译“菠萝蜜”,不是由“此岸”度至“彼岸”,修成“正果”的意思吗?以“菠萝蜜果”与“仁义道德”相对,岂非绝对?于是嵌字吉联撰就:
仁义道德乃人根本,
菠萝蜜果与佛因缘。
2020年2月2日草成,2月6日改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