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我和老伴乘飞机跨越赤道,来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墨尔本旅居。澳洲的季节和北半球相反,正值春季。这里冬无雪霜,夏无酷暑,树木一年四季常绿,有一个适宜各种植物生长的天然环境。
我们住家后院有不少空地,在游览风景名胜之余,就计划种些蔬菜,把闲地利用起来。我们很快整出了一块约60平方米的小菜园,从超市分别买了菜籽、菜苗栽种。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护理,各种蔬菜长势良好,青菜早已上了餐桌,其他果类菜也陆续成熟,满足自巳的用餐所需绰绰有余。
在澳洲种菜,天时地利都有,就是动物太多,飞鸟主要啄食树上的果实,而不把自巳当外人的小树熊则树上菜地那都去,时不时咬几个黄瓜西红柿。这里对动物保护很重视,不能对它怎么样,好歹种得多,也不缺它那一份,就当献点爱心吧。
我们小区里住的大部分是“老外”,大家从不攀比穷富,但都会在房前屋后种些花草果木美化居家环境。我们住家外侧也种了些花,又在花与房舍之间,栽种了一些叶菜,形成了外面花红红、里边菜青青,郁郁葱葱,充满了盈然生机,比单独种花更多了一番风景,“老外”看了纷纷称赞。有一位来自内蒙的华人老太太看后很是羡慕,说也想在院里种种菜,老伴就把富余的菜苗送给她,让小区里又多了一份勤劳和收获。
这里有个说法,叫“吃肉的是穷人,吃菜的是富人”,这话看似笑话,但也有些道理。超市卖的茄子西红柿大约十几澳元一公斤,合人民币50多元;豆角15澳元一公斤,合人民币75元。而牛羊肉价格和国内差不多,一盒鸡大腿才5澳元,牛奶夸张地说比水都便宜。主要是种菜人工很贵,所以价格就高。
我们爱劳动,不惜付出人工,况且自己种的菜,吃起来更新鲜、放心。菜集中成熟时,自巳吃不清,就挑些好的送给左右邻居。一来二去,就和“老外”邻居成了好朋友。他们有的请我们去看赛马,有的拉我们去看高尔夫赛,对面住的彼特老先生还开着自家的游艇,带我们在海上兜风。邻里间虽国籍、肤色不同,但相处得十分和谐愉快。
在澳洲种菜,不仅锻炼了身体,也使我们在大洋彼岸的生活更加充实。我们在收获劳动成果的同时,收获了友情和快乐,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
三四月份,正是墨尔本的初秋,我们菜园里后种的大白菜和萝卜也长势良好,房前屋后一个个硕大的北瓜,看上去特别喜人。五一前我们就要回国了,这片菜园会由亲友继续经营下去,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纯朴的传统美德,在澳洲这个多元化的国度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