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我随一个摄影旅游团到安徽宏村采风。宏村位于黄山西南麓的雷岗山下,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青山绿水、层楼叠院与湖光云影交相辉映,构成宏村独特的神韵,素有“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宏村的水系建设,是建筑史上一大奇观。水系以牛的形象设计,统观全村就象一头昂首奋蹄的大水牛,巍峨的雷岗为牛头,参天古树是牛角,鳞次栉比的明清民居宛如庞大的牛躯,从村西北溪河凿圳流经家家户户,聚村中天然泉水汇蓄成斗月形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圳最后注入村南侧的南湖,号称牛肚,又在绕村的溪河上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一幅牛的图腾应运而生。这种经过精心规划的水系设计,不仅解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还调节了气温,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从村口穿过横跨在溪河上的拱桥,就进入到古村中。数百幢粉墙青瓦、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形成了所谓的“牛躯”,其间以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最为杰出。“承志堂”为清代盐商营造,占地两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全宅有9个天井,60个房间,书房、马厩、保镖房、男女佣人房俱全,甚至还有搓麻将牌的“排山阁”,吸大烟的“吞云轩”等。屋内自带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整个建筑气势恢宏、精雕细镂、飞金重彩,其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雕刻艺术中的木雕精品。
宏村的“牛肠”,即环绕村中家家户户的水圳,长年清流不断。“牛肠”的水位,无论天晴或下雨,总保持低于小桥下面一点,不涨不落,十分奇特。在宏村的中心位置,就是“牛胃”月沼。这里原为一泓泉水,冬夏泉涌不息。古时村民规划牛形水系时,在天然井泉处修建了月沼,以蓄水备用。在宏村南首,有一仿西湖式样的南湖,即“牛肚”。湖畔古木参天,树干青藤盘绕,林间禽鸟鸣唱。湖堤垂柳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将秀发洒向水中。湖面残荷摇曳,群鸭戏水,远峰近宅倒映湖中,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清代名士吴锡麟游南湖后,撰文赞道:“宏村南湖游迹之盛堪比淅江西湖”,因而南湖又有“黄山脚下小西湖”之称。
不知不觉间天近黄昏,云蒸霞蔚的雷岗山上飞起红霞,染红了溪水,为秀美的古村披上了一层粉红色的轻纱。宏村牛形水系流经之地,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我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