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演出的河北梆子《歌唱祖国》是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演的优秀剧目之一。剧情简介如下: 1949年1月,群众剧社从晋察冀根据地向即将解放的天津出发。音乐队队长王莘和妻子惠芬与平山县北望楼村的房东崔大爷依依惜别。崔大爷向王莘要了一支铅笔,他要送给正在进军大西北的儿子盼盼,希望全国解放了盼盼也像王莘一样写歌。 初到天津的音乐队队员们面对茉莉花演艺厅的芭蕾舞、探戈舞等陌生的文艺形式非常抵触。军管会杜处长鼓励王莘他们要用新文艺占领文艺舞台。王莘面对中西两种文艺形式的碰撞,面对以盲艺人为代表的广大市民呼吁创作新歌,歌颂新中国、新社会、新社会的强烈愿望,陷入沉思:要写一首新歌,写什么呢? 1950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遇到到北京参加国庆庆典的烈属代表崔大爷。得知,为了歼灭残敌,盼盼和全团154名战士牺牲在祁连山上。盼盼临终前,嘱咐把那支笔还给王莘,王莘含泪接过铅笔,望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心潮激荡:写一首新歌,歌颂为新中国献身的先烈们、歌颂五星红旗、歌颂我们的新中国!王莘热血沸腾,思潮如涌,用崭新的音符挥笔写下了《歌唱祖国》这首歌。 《歌唱祖国》受到了人民大众的喜爱,歌声传到了北京。周总理指示在《人民日报》发表,全国推广。自此,歌声飘过半个世纪,“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旋律在五洲回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