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5-16 14: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郭云民 于 2020-5-18 19:32 编辑
尹清国新近发表的文章和摄影作品
水兵情 记者梦
□尹清国
2019年12月我光荣退役,结束了16年的军旅生涯。回想那5800多个日日夜夜,从军路上的坚持和拼搏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曾记得父亲18岁那年,也梦想当一名水兵,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是我替父亲圆了海军梦。记得我刚刚记事时,父亲就给我买了一顶蓝色的“儿童水兵帽”,上面有飘带,还绣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字样。当时,父亲满心欢喜地给我戴到头上,而我却感觉这帽子有点古怪,不想戴,父亲对我说:戴上水兵帽,长大后就可以去当海军了。然后还抱起我,晃着身子唱起了《军港之夜》:“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从那以后,我便对海军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2003年,我参军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记得我第一次穿军装回家看望父母,进了家门,父亲双手抚摸着我的军装,小心翼翼地,嘴里还喃喃自语:“这军装真好看,我儿子真精神!”他戴上我的海军帽,对着镜子左照右照,还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笑问他说:“老爸,如果您当初参军了,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父亲仰起头,挺胸立正,说:“起码是一名合格的老兵吧!”说完,我们都会心地笑了。
入伍多年以后,我还时常记起儿时的那顶水兵帽,坚持最初的梦想,时刻像刚入伍那样,对军营充满期待,对工作满怀激情,由于我工作努力,多次立功受奖。我想,这算是基本实现父亲“合格老兵”的要求了吧。这么多年走来,正是时刻谨记父亲对于海军梦想的执著,用“合格”这两个字时时鞭策和激励自己,我才一步比一步走得更稳。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父亲还在家乡河北省南宫市委宣传部工作,我常常看到父亲挑灯夜战,宣传报道家乡的大事、喜事、反映群众的心声和疾苦。每当报纸上发表了文章,他都会把报纸带回家给我讲解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父亲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让我从中受到启迪和影响,让我的心中时常澎湃着一股激情:要像父亲那样用纸和笔记录身边的事。入伍后,我心中的“记者梦”更加强烈,暗暗发誓要在军营实现自己的梦想,用心去宣传军营火热的生活,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部队战友们工作、学习、训练的点点滴滴,让人生不负青春,留住“芳华”。
理想犹如一叶小舟,需要双桨摆荡,才能破水前行。我当兵第二年,父亲用每月不到1000元的工资,给我购买了一台单反相机。从那以后,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剪报纸、爬格子,研究光圈、快门,然后用每月100多元的津贴费冲洗胶卷、买信封和邮票,把照片与散发着油墨香的稿件寄往报社……
功夫不负有心人。无数次的跌倒后又倔强地爬起,迄今,光荣退役之前,我已在军内外发表新闻稿件3000余篇幅,并整理出了自己的新闻作品集《水兵情记者梦》一书,政委还亲自为我作序。我每一次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与教育,离不开领导的关心与厚爱,离不开战友的支持与帮助。内心深处,感谢这么多年来培养我、指导我、帮助我、鼓励我的诸多恩师贵人,指路明灯,让我感恩于心。
|
|